出水水质: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见表2:
表2
序号 |
项目 |
一级A标准 |
1 |
化学需氧量(COD) |
50 |
2 |
生化需氧量(BOD5) |
10 |
3 |
悬浮物(SS) |
10 |
4 |
色度(稀释倍数) |
30 |
5 |
氨氮(以N计) |
5 |
6 |
pH |
6~9 |
4.1.1餐饮污水的特点
餐饮隔油后污水的特点是:①污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好,生化降解速度快,适于生物处理;②污水水质和水量波动较大,必须加强调节以稳定污水水质水量,避免冲击负荷对生物处理设施的影响;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悬浮物质如粪便等,这些固体物质大多具有可沉淀、可分解的性质,因此必须加强污水的预处理工艺以去除这些悬浮物质,减轻后续处理工序的负荷。总之,该生活污水中不仅含有有机污染物,也应兼顾COD、BOD等环保指标。
4.1.2 工艺选择
本着投资少、效益高,优先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佳使用技术的原则,根据目前国内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技术的现状,在综合考察各种废水治理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本项目的实际,由于本项目污水产生量少,为减少土建施工费用,本项目拟采用餐饮油水分离器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对项目废水进行处理。项目工艺流程图如下:
污水由排水系统收集后,经过格栅井,去除大颗粒杂物后,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调节池中设置液位控制器,再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由提升泵送至XM-MBR一体化设备进行好氧生化反应,在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XM-MBR一体化设备出水排放或回用,达标后回用或外排。
4.3.1油水分离器
-
Ø 一级过滤:污水先从进水口进入除渣腔,进行固液分离,除渣腔内装有过滤装置,可将直径>5mm的固体颗粒物过滤出来。
-
Ø 二级除渣:设备内的自动除渣装置可将过滤出的>5mm颗粒物,集中排至渣桶中,由维护人员定期更换渣桶即可,具体更换周期由客户根据实际污水中含渣量来定。
-
Ø 三级预沉淀:小颗粒物及污泥进行预先沉淀处理后,沉淀在预沉淀腔底部,可定期排放到渣桶中。
-
Ø 四级分离:含有小细渣、油脂、油水混合物等的污水再进一步进行分离,此处污水流速不大于0.005m/s,利用油水密度差原理,使油浮在上面,小颗粒物及污泥则沉淀在底部。
-
Ø 五级深度沉淀:小颗粒物及污泥进行沉淀处理后,沉淀在腔室底部,可定期排泥。
-
Ø 六级隔油:通过全自动导油系统把油脂彻底导向水面,利用最新一代热传导技术,对油脂进行加热保温,使得油脂变为液态,打开放油阀集中排至集油桶里,维护人员只需定期更换油桶即可。
-
Ø 七级深度处理:经过前期工艺处理后的污水利用新一代浮渣处理工艺,可将水面的浮渣进行彻底清除。
-
Ø 八级自动反冲洗:引用处理过后的水实现设备内循环将过滤系统和除渣系统进行全面清洗。防止堵塞。
-
Ø 九级污水排放:最后一步的污水通过虹吸装置,以保证水自动持续进入储水腔,符合排放标准,可由排污泵提升排放至市政管网中。
4.3.2调节储水池
主要用于储存原水、起均化水质,调节水量的作用。内设水下曝气器,充氧曝气。可降低水中的BOD、COD、SS的浓度,还可以使调节池内原水不断翻腾,避免水中悬浮物和活性污泥沉于池底,造成厌氧,增加清洗调节池的工作量。
4.3.3 NQ-MBR膜处理设备
原水经过提升泵进入设备中,在KF-MBR膜处理池内,培养有大量的驯化细菌,在兼氧、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得到去除。通过膜的过滤作用可以完全做到“固液分离”,从而保证出水浊度降至极低。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也通过膜的过滤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去除。
4.4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设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状态,由一个转换开关来实现。
手动控制时需人工逐个开启各台设备,停止运行时也需人工停止。
自动控制系统由水位浮动开关、控制柜和执行机构组成。
预曝气调节池中设有三个液位,即高、中、低液位。预曝气调节池到达高水位,此时预曝气调节池内水位电极发信号关闭进水电动阀,供水泵停止工作;当预曝气调节池到达低水位时,自动关闭mbr供水泵,与之连锁的计量泵同时停止工作;当预曝气调节池到达中水位时,自动开启原水进水电动阀、自动开启原水污水提升泵,同时开启与之连锁的计量泵。
4.5生产管理
1)人员编制
污水处理站实行24小时连续运转,由于处理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所以只需配备一名兼职管理操作人员,负责格栅清渣和日常巡视、操作、维护等工作。
2)技术管理
进行污水处理设备的巡视、管理、保养、维修。如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或水质不合格现象,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保证处理系统的正常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