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亳州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风险管控,多措并举,不断筑牢土壤环境安全屏障。
严防源头污染。
推进农药化肥控量增效,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1433.32万亩次,技术覆盖率达92.46%,三大农作物统防统治2524.7万亩次,统防统治覆盖率70.3%,做到农药化肥使用精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健全“村回收、镇归集、县处理”的三级回收处理体系,对废弃农药包装物及农膜等有毒有害垃圾实行有偿回收。2024年,全市共回收农膜4069吨、农药包装废弃物443吨。
严管过程污染。
以涉镉、镍等重金属排放企业、工矿企业以及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为重点,持续开展耕地周边相关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未发现耕地周边新增涉镉等重金属排放企业。动态更新2025年度土壤、地下水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申请省级环保专项资金98万元开展亳州市2025年度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及7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督性监测。
严控污染风险。
督促8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完成年度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指导已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的企业按时完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严防工矿企业新增土壤污染。开展全市地下半地下化学品储罐防渗漏排查,建立294个加油站、7家工业企业地下(含半地下)化学品储罐(含油罐)清单,防范渗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