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拟立法推广环保水葬技术,遗体碱性水解后排入污水系统或合法化

   日期:2025-06-19     浏览:124    
核心提示: 英国近期提出的水煮遗体排入下水道或将合法化议案,实质是推动碱性水解(水葬)作为一种新型殡葬方式的合法化。这一提案由英国
  英国近期提出的“水煮遗体排入下水道或将合法化”议案,实质是推动“碱性水解”(水葬)作为一种新型殡葬方式的合法化。这一提案由英国法律委员会提出,旨在为民众提供更环保的遗体处理选择,但因其技术流程的争议性表述引发了广泛讨论。以下是关键信息梳理:

  一、技术原理与流程

  操作方式

  遗体被置于特制容器中,加入强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在高温(约150-160℃)和高压环境下加速分解。有机物在2-18小时内溶解为液体,骨骼则研磨成粉末交还家属,液体部分经处理后理论上可排入市政污水系统。

  环保优势

  相比传统火葬,该技术能耗降低约90%,且无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支持者认为其碳排放量仅为火葬的1/4、土葬的1/8,也不占用土地资源。

  二、国际实践与合法性背景

  已有应用

  美国部分州、澳大利亚、加拿大及爱尔兰等地已允许类似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动物遗体(如疯牛病病例),后逐步扩展至人类殡葬。爱尔兰纳文镇拥有欧洲首个此类设施。

  英国现状

  目前英格兰和威尔士尚无明确监管框架,法律障碍导致其无法推广。若提案通过,英国将成为欧洲首个大规模合法化该技术的国家之一。

  三、争议焦点

  伦理与文化冲突

  公众对“遗体液体排入下水道”的表述产生强烈不适,认为违背“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部分宗教和文化群体批评这种方式缺乏对逝者的尊重。

  潜在风险

  水质安全:尽管密德萨斯大学2019年研究称处理后的水质符合排放标准,但样本仅5具遗体,长期环境影响尚不明确。

  刑侦隐患:溶解过程可能破坏DNA及软组织痕迹,存在被滥用于掩盖犯罪证据的风险,法律委员会建议增设刑事追责条款。      公众舆论分化

  支持者主要为环保组织及殡葬企业,认为这是技术进步的表现;

  反对者则普遍表达反感和担忧,如调侃“王室成员应先试用”,或质疑日常用水可能受污染。

  四、技术误解与澄清

  “水煮”表述的误导性

  实际流程为工业化碱水解处理,与日常语境中的“煮”差异显著。高压环境可防止液体沸腾,避免出现“熬汤”般的场景。

  排放水质争议

  专家强调处理后的液体不含生物组织残留,符合商业废水排放标准,但公众仍对“人体成分参与水循环”存在心理抵触。

  五、政策推进与未来影响

  英国法律委员会建议修订法律,允许新型殡葬方式合法化,并针对不当使用行为设立刑事处罚。若提案通过,殡葬服务机构(如Co-op Funeralcare)将引入相关技术,推动行业变革。但该技术的普及仍需解决公众教育、宗教协商及监管体系完善等问题。

 
打赏
 
更多>同类环保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环保技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