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膜污染问题
有机物污染:天然有机物或微生物代谢产物在膜表面形成粘稠层,导致通量下降。
无机物结垢:碳酸钙、硫酸钙等难溶性盐沉积,降低脱盐率。
胶体堵塞:悬浮颗粒、铁锈等堵塞膜孔道,需通过SDI15值监测(建议≤5)。
二、机械与操作故障
密封圈异常:使用石油类润滑剂会导致胶圈膨胀,影响重新装载。
泵压不足:高压泵扬程偏低或空气未排尽,导致产水量不达标。
阀门失灵:进水阀或浓水阀故障可能引发流量控制失衡。
三、水质与性能异常
产水量下降:可能因膜污染、水温波动或浓水阀故障。
脱盐率降低:与膜老化、pH值异常(建议2-11)或CO₂转化率有关。
出水异味:新RO膜保护液未冲洗干净或活性炭滤芯污染。
四、预处理与维护不足
SDI值超标:需通过多介质过滤器或超滤降低胶体污染风险。
化学药剂投加不当:阻垢剂过量或pH调节错误会加速膜损伤。
清洗频率不足:标准化通量下降10-15%时需清洗,频次取决于SDI值。
五、家用设备故障
储水桶压力不足:需检查气密性或重新加压。
滤芯堵塞:前置PP棉或活性炭未定期更换(建议3-6个月)。
解决方案建议:定期监测SDI15值、控制pH范围、避免使用非兼容润滑剂,并按规范更换滤芯(RO膜一般2-3年)。复杂故障如膜元件氧化或望远镜效应需专业检修。